首页
热点新闻
2024-11-24
我院纪效波、侯红帅教授在JACS上发表钠硫电池新进展近日,我院纪...
最新公告
2024-11-21
关于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增补计划及校长创新奖替补拟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4欧洲杯押注官网名师名家学术讲堂—北京理工大学张建国老师、安徽大学王昆老师、中北大学武碧栋、冯永安老师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19    作者:陈子黎    浏览次数:


2024年11月19上午9:00于2024欧洲杯押注官网新校区化学楼129报告厅举办了题为“含能材料专题报告会议”的学术讲座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张建国老师、安徽大学王昆老师、中北大学武碧栋、冯永安老师分别以“激光特征感度敏感药剂技术研究”、“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光热敏感性调控机制”、“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 “类石墨”堆积含能材料研究进展为题展开。报告会由何飘教授主持,来自全院相关学科的师生们聆听了张建国、王昆、武碧栋、冯永安老师的精彩讲座。

 

 

讲座开始前,何飘老师对今日莅临的几位教授进行介绍以及对今日的讲座主题进行讲解。张建国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激光特征感度敏感药剂技术研究”,他的报告介绍火工药剂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发展趋势,重点阐述激光特征敏感药剂的研究进展,尤其是高氮含能配合物类激光敏感药剂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报告最后对新型火工药剂、极端环境应用火工药剂、火工药剂安全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想法的展望。

 

王昆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光热敏感性调控机制” ,王昆老师介绍到起爆药是一种多氮杂环配合物,相较于传统起爆方式,使用激光起爆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起爆过程中面临的电磁干扰等安全问题,因此探索激光敏感起爆药是当前领域中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制备兼具激光敏感性与热稳定性的起爆药犹如大海捞针,其对应的构效关系理论和共性规律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王昆教授致力于用简单的化学规则回答上述基本问题,用晶体场理论和链式反应规则分别阐释了中心金属离子对唑类含能配合物的激光敏感性和热起爆反应过程的调控机制。

 

武碧栋老师报告题目是“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武老师针对以精确打击、信息化、体系化对抗为主的现代化战争模式下,不敏感含能材料(涉及火炸药、火工药剂、烟火药等)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能输出已成为不敏感弹药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武器弹药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就是要提高含能材料在生产工艺安全性和应用过程安全性。武老师介绍的将微流控技术是一种本质安全新技术,将其引入含能材料领域,它们之间能产生什么的火花呢?武老师分享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冯永安老师的报告题目是《“类石墨”堆积含能材料研究进展》,近年来,在钝感高能炸药的需求牵引下,人们对“类石墨”晶体堆积结构的含能材料重新产生了浓厚兴趣,业内普遍认为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缓冲外界刺激,提高炸药的安全性,报道了包括共价有机分子、离子盐、共晶在内的近百种相关含能材料。冯老师梳理了这类特殊物质的发展背景、历史起源、结构类型、设计方法、性质性能、分子间作用力情况,也对其背后的降感机制做了简要描述。

 

 

报道接近尾声,各位教授和现场聆听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有同学向张建国老师请教关于各类火工药剂的实际应用和考虑经济因素这类炸药的优势,张老师十分耐心了回答了同学的问题。

 

报告人简介:张建国,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机电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含能材料与储能器件。主持完成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1部、专著1部、译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65项,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任中国兵工学会火工烟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火炸药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热分析专委会、高压化学专委会委员。担任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DefenceTechnology、含能材料、火炸药学报等期刊编委。

报告人简介:王昆,北京理工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博士后,2015年7月进入安徽大学欧洲杯下单平台官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非常规化学键理论以及含能材料的构效关系。现为安徽大学欧洲杯下单平台官网副教授、化学系副主任、安徽省教育厅学科(专业)带头人,入选安徽大学优才I类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十余项国家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发表包括JACS.、Chem.、Inorg:Chem.、CommunChem.、JPCA/C、PCCP等在内的SCI论文40余篇。荣获首届中国兵工学会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安徽大学2024年本科专业优秀教学奖。

报告人简介:武碧栋,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同年入职中北大学。现任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系副主任,担任《含能材料》、《火炸药学报》、《火工品》国内行业期刊青年编委,山西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是微流控技术可控制备含能材料。现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课题、山西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报告人简介:冯永安,中北大学教授。自2010年起,先后在中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进行学习和博士后研究,2017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含能材料相关化学、物理与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主持项目包括企业技术开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Nature子刊、Cell子刊、中国工程院主刊Engineering、JACS以及其他国际学术论文20余篇申报美国、欧洲、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组织领导的科研团队主要兴趣是新概念含能材料和智能安全防护装备。

 

撰稿人:陈子黎

(一审:尹亮亮 二审:赵元超 三审:纪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