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谱学电化学和成像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23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谱学电化学和成像分析

报  告  人:姜秀娥研究员

时       间: 2020年11月25日14:40

地       点: 2024欧洲杯押注官网新校区化学楼133学术报告厅


简历:姜秀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2020)和国家优青(2013)获得者。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化学系洪堡学者;2008-2009年德国乌尔姆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2009-2010年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和纳米结构中心博士后。201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界面谱学电化学分析课题组长、研究员。主要从事谱学电分析化学、纳米尺度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效应及肿瘤诊疗的研究。迄今,以第一及通讯作者等身份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等期刊共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参与撰写两本英文书籍。曾获中国科学院宝洁奖学金、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奖学金、吉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摘要:纳米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纳米生物医学的发展。详细研究纳米材料在特定微环境的刺激下,如低pH值、高水平的谷胱甘肽和活性氧等,与癌细胞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对于传递纳米材料到肿瘤细胞并有效调控细胞活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纳米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石。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利用贵金属的电磁场增强效应显著增强吸附分子的红外吸收,可以无损、免标记、高灵敏探测界面上吸附分子振动吸收变化。荧光共聚焦成像方法可以提供原位实时的可视化信息。我们将两者方法结合,基于自下而上的模型体系及自上而下的活细胞体系系统研究了纳米尺度细胞作用的驱动力及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为构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指导。